close
三亞:不斷開創豪美科技|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行車紀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多鏡頭推薦生態文明新局面

原標題:立足城市總台灣電動床工廠體佈局 不斷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



東岸濕地公園生態景色迷人。 本報記者 袁永東 攝

美國商標註冊

高空眺望月川生態綠道示范段,綠意盎然的生態美景令人賞心悅目。 本報記者 孫清 攝

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融合與良性互動。對於以生態立市的三亞來說,所擁有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嚴朝君曾在2016年12月27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強調,要堅決保護好三亞的生態環境,按照中央提出的“邁向生態文明新局面”的要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突破,當好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市。

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努力搭建環保多元共治平臺……這一項項具體而有力的環保措施正不斷地幫助三亞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留住綠水青山

生態保護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傢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

據市生態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三亞已將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上位法明確規定的禁止開發區以及具有重要生態保護價值的Ⅰ級和Ⅱ級林地、重要生態公益林、濕地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並實施嚴格保護。

據瞭解,目前三亞市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總面積878.77平方公裡,占三亞陸地國土面積的45.78%。

市生態環保局局長季端榮說,為瞭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同時協調其他規劃與生態紅線沖突事項,以確保生態保護紅線與“多規合一”相銜接,市環保部門做瞭諸多努力。現在三亞已經建立起瞭生態保護紅線分區分類管控機制,按生態服務功能實施“一區一策”的分區分類管控措施,對Ⅰ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做出“原則上不得從事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的規定,並嚴格限制審批Ⅱ類生態保護紅線區內的各項建設活動。

2016年10月《三亞市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正式出臺。規劃對空間總體佈局、生態紅線、產業園區及空間管控措施等作出瞭全方位的安排,並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相銜接,從而健全瞭空間規劃體系,形成瞭經濟社會發展“一張藍圖”。

建立環境保護與生態補償機制,讓美麗風景長存

三亞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總是能給遊客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但他們或許並不瞭解,三亞之所以能長久的保留住優美的環境,與三亞專門為保護環境建立起的法律制度是分不開的。

近年來,三亞市逐步建立起瞭涵蓋水、氣、綠地、青山、海岸帶等為主體的生態環保法規體系,先後編制瞭《三亞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總體規劃》等6項規劃,出臺瞭《三亞市河道生態保護管理規定》、《三亞市海岸帶保護規定》等16部地方性法規和管理規定;制定瞭《三亞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建設標準指引》等9項標準化規范性文件;編制瞭《三亞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一系列的法規文件讓境域生態安全屏障初步形成。

2015年6月,三亞還重新修訂出臺瞭《三亞市生態效益補償管理暫行辦法》,初步實現生態補償區域補貼人口的全覆蓋,並規定瞭嚴格的獎懲制度。截至2016年底,三亞市確定天涯區紮南村、臺樓村及育才生態區抱安村、那會村、青法村、雅亮村、雅林村、明善村等8個村委會為生態效益補償地區,惠及林區居民已達14884人,2010年至2016年累計發放生態補償資金達4850餘萬元。

育才生態區工委書記陳向奮告訴三亞日報記者,生態效益補償不僅增加農民收入,也極大地提升瞭村民保護環境的熱情。

“僅我一人,每年都得到政府發放的每畝2400元的‘生態補償’……”育才生態區雅林村村民董玉良高興地說著。據瞭解,目前三亞市生態補償工作仍在有序開展中,補償區域在逐步擴大,預計2017全年發放補償資金3000餘萬元。

另外,為推動三亞市生態資源的保護和統一管理海洋生態補償工作,三亞還先後出臺瞭《三亞市潛水活動珊瑚礁生態損失補償標準》、《三亞市潛水活動珊瑚礁生態損失補償管理辦法》以及《三亞市用海項目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方法》等文件。三亞正通過以點帶面方式,逐步推進完善整個海洋業態的生態大台中記帳網|台中公司登記|台中公司登記流程|台中公司登記費用保護管理機制。

積極發展綠色能源,讓三亞空氣更清新

2016年2月,“2016調整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污染國際研討會”在三亞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吳巖峻在研討會上致辭。他表示,三亞市制定瞭《三亞市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設立瞭節能專項資金,實施瞭“綠色建築行動計劃”,加強對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挖潛,鼓勵和扶持垃圾焚燒發電、冰蓄冷區域供冷等節能產品、技術的推廣。

作為旅遊城市,三亞經不起煤炭、焦炭,帶來的高耗能、高污染。據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亞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自2014年12月投產試運行以來,已實現年發電8000萬度以上。不僅可以緩解廣大市民的用電需求,而且每天還可處理1050噸的城市生活垃圾。

作為國傢節能項目,亞龍灣冰蓄冷區域供冷站示范項目現已向亞龍灣片區的6傢五星級酒店供冷。冰蓄冷區域供冷具備經濟劃算、節能環保等特點。對三亞而言,推廣應用冰蓄冷區域供冷,對於引導和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空調高峰負荷的規模化轉移,改善電網運行條件,提高電能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三亞農村,“不見炊煙繚繞起,沼氣一點生活美”的低碳生活正逐步成為三亞農民生活的新寫照。市農業局科技教育科科長熊先文說,沼氣是個好東西。剩飯、剩菜、糞便、雜草倒入沼氣池,出來的沼氣可以煮飯、燒水、炒菜,沼渣可以做有機肥,沼液可以做液體肥,實現瞭生活廢棄物的高效利用、資源的良性循環。農村的低碳環保之路就這樣走出來瞭,農民朋友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今年1月,經報國傢發改委批準,三亞市成功被列為第三批國傢低碳試點城市。據季端榮介紹說,這次成功獲批國傢低碳城市試點,對三亞來說,又是一次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三亞市將圍繞打造成為低碳經濟、低碳交通、低碳建築、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六位一體”的低碳示范城市目標,進一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未來三亞的空氣將會更清新。

搭建環保多元共治平臺,全民共創生態文明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作為全國首個以海洋環保為主題的民間公益社會團體,於2007年6月1日正式在三亞市註冊成立。該協會以海洋環境保護為主題,廣泛宣傳海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致力於提高全民海洋保護意識。截至2017年6月1日成立十周年之際,該協會在全國建立瞭39支藍絲帶海洋保護隊伍,註冊志願者接近十萬人。

“護藍”有瞭,“增綠”當然不可少。就在今年8月7日,由企業發起、三亞市環保部門主管的三亞市綠涯環境保護協會正式成立。作為海南省首個致力於環保事業的志願者組織,綠涯環保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廣大環保志願者終於可以聯合在一起,開始進行一場綠色接力,這在維護公眾和社會的環境權益、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促進環保公益、環保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瞭解,三亞市政府也正在加快籌備成立第一屆環境保護委員會,目的是通過統一的統籌協調機構,理順環保工作多頭管理的現狀,逐步建立健全環委會相關工作制度,實現對涉及各區、各部門的環保工作統一領導,綜合決策,高效協調,有力推進。

8月14日,一位綠涯環保協會的志願者對三亞日報記者說,生態賦予人們詩意棲居的空間,既是物質文明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綿延生存的根基。發展生態文明,三亞別無選擇。面向未來,讓三亞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是所有三亞人的共識,生態文明的鮮紅旗幟將引領三亞向著更綠色、更健康、更幸福的道路前進。

台中商標註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bpfl175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